查字典小学网logo

兴趣爱好

  • 小学生音乐常识: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的年代较早的一首古琴曲。它的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曾被改编为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演奏曲目,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首乐曲借描绘傲霜耐雪的梅花形象,隐喻人的品格的高洁。所谓“三弄”是指象征梅花的主要音调在不同段落,以不同的音区出现三次。整个乐曲共有十段,分为两大部分,前六段为第一部分,“三弄”即在其问,描绘梅花暗送幽香的静态形象。后四...
  • 立体电影和全息电影

    立体电影弥补了一般平面电影缺少立体感和纵深感的缺憾。如银幕上出现了一片汪洋大海,观众好像就站在了海边上,海浪似乎已在亲吻着你的脚。如果大海中游泳的人向你抛来一条鱼,你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接它!立体电影真是逼真极了;它几乎魔术般地取消了银幕画面与生活场景的界限,让人彻底进入了一个真实的、触手可及的梦幻世界。人的两眼同时看一件东西时,看到的映像才有立体感,而只用一只眼看则没有立体感;而立体电影是两个镜头...
  • 猫狗戏闹出主题

    有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小品,是音乐家们从细小感人的生活细节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意大利音乐家斯卡拉蒂的《小狗赋格曲》就是这样的。那是1700年的一个早晨,斯卡拉蒂在院子里漫步,他在构思一首新乐曲的主题。不料一个学生来找他上课。他让学生到琴房里等他,自己继续构思。突然他心爱的小狗和小猫在琴房里发生了争斗。小狗追小猫,而且穷追不舍,小猫无处逃避,纵身一跃,跳上了古钢琴。小狗没料到这一招,一头撞在琴上翻...
  • 历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第1届(1927~1928年)《翼》第2届(1928~1929年)《红伶秘史》第3届(1929~1930年)《西线无战事》第4届(1930~1931年)《壮志千秋》第5届(1931~1932年)《大饭店》第6届(1932~1933年)《乱世春秋》第7届(1934年)《一夜风流》第8届(1935年)《叛舰喋血记》第9届(1936年)《歌舞大王齐格飞》第10届(1937年)《左拉传》第11届(1938...
  • 名人轶事:今天用不着

    今天用不着乐队指挥不是只有吃苦就能干好的职业。它除了必须具有灵敏的听力外,还要有极强的记忆力。著名指挥家大多能背谱演奏几十部保留曲目。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一部半小时的交响曲,总谱就是整整一本书。一部三小时的歌剧,更是一个大部头,其中的音符以百万计。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具有神奇的记忆力。有一次排练,有个长号手告诉托斯卡尼尼,长号的一个附加键坏了,有个低音吹不出来,排练要受影响。托斯卡尼尼听了,...
  • 小学生音乐常识:理解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说明剧情、过场连接,还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戏剧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在剧作中的作用,对把握全剧至关重要。第一,明确戏剧语言的特性。1.动作性。戏剧是一种动作艺术,戏剧动作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发自内心的语言上,所以剧本台词必须体现出强烈的动作性。《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的对话就极富动作性。周朴园不知面前的女人就是30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在侍萍叙述悲惨身世过程中,...
  • 小学生生活常识:卡拉oK及其起源

    卡拉oK是kara-oke的译音,它原是日文(kara)“空”和外来语“okesutora”(乐队)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无人乐队”。这一文化商品出口到台湾后,被台湾人称为“卡拉oK”,又加以改装再出口,从此便如此称呼了。无人乐队,即伴唱音乐的起源,最初是从歌唱艺人练歌而灌制的乐队伴奏音乐而来的。据说,1974年前后,日本神户有家酒吧,为了节省开支,减少麻烦,便以这种预先录制的伴奏音乐取代正式的乐...
  • 小学生语文常识:江姐

    七场歌剧《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首演于北京。该剧剧情取材于长篇小说《红岩》。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歌剧塑造了以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忠实于党的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形象,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剧的音乐以四川民歌的音调、风格为基础,广泛吸取了川剧、越剧、杭剧、沪剧、四川杨琴等民间音乐的因素...
  • 小学生语文常识:艰难的起步

    1955年,卡拉扬被任命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首席指挥。这时候,他终于登上了音乐事业的顶峰。但他不会忘记,当初自己起步是多么艰难啊!早在学生时代,卡拉扬就相信自己有成为一名指挥家的天赋。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的四年中,他以超出常人的勤奋精神努力学习,从他的老师--著名指挥家弗兰茨?沙尔克那里学得了扎实的指挥技巧,在学院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培养了高尚的音乐修养。他毕业后回到家乡萨尔茨堡。但毕业即失业。...
  • 小学生生活常识:禁演自己作品的人

    1886年,法国作曲家圣一桑完成了一部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这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演出了这部作品,并受到广泛欢迎。可是不久,他突然宣布禁止演出这部作品,并严禁出版作品的总谱。这样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才在遗嘱中决定解除禁令,使得淹没25年之久的杰作重新问世。其实,这部作品很多地方旋律优美。尤其是第十三曲《天鹅》,后来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不禁要奇怪地问,这样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 小学生语文常识:价值25马克的世界名曲

    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的《旧友进行曲》,是进行曲中的名作。它的轻快优美的旋律为全世界人所熟悉。然而这首杰作在刚诞生时,却几乎被扼杀在摇篮中。泰克在创作这首进行曲时正在军乐队里供职。他写完之后把乐谱誊得整整齐齐,交给了军乐队的指挥,希望他们给予演出。不料,这位指挥不但不欣赏这首进行曲,不予演奏,反而挖苦地说:“在我看来,炉膛是存放这份乐谱最好的地方。”这种刻薄的评价给了泰克很大打击。他虽没把它扔进炉膛...
  • 小学生常识:即兴指法

    钢琴家傅聪在一次演出前,不小心把手指弄破了。那个受伤的手指很快红肿起来,很觉疼痛。傅聪急忙跑到医院,医生给他受伤的手指涂上药之后,嘱咐他6个星期之内最好不要弹琴。傅聪没有按医嘱去作,仍参加了音乐会的演出。在音乐会上,他的琴声如行云流水般美妙动听,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那些被他的琴声征服的观众哪里知道,博聪是只用九个指头在钢琴上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的。事后,在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傅聪说他并不是在用心改...
  • 小学生语文常识:进了饭馆却忘了用餐

    贝多芬的一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为了创作一首好的乐曲,他竟废寝忘食。有一天,贝多芬由于埋头创作而没赶上家里的饭,他只好进一家饭馆用餐。这家饭馆生意兴隆,来来往往的食客很多,侍者忙忙碌碌,没有顾得上招呼这位不声不响进来吃饭的顾客。但贝多芬毫不介意,他正想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来继续构思那还没有完成的创作。贝多芬走到桌前,用手指轻轻地敲击饭桌的边沿,仿佛那是一架钢琴,能发出无声...
  • 小学生语文常识:金鼓齐鸣、惊心动魄的琵琶曲

    琵琶,在唐代以前,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直到宋代,它才专用来称呼我们今天见到的有梨形音箱的曲颈琵琶。琵琶的曲调,一般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种。《十面埋伏》是著名的传统武曲大套曲,明代以前已在民间流行,而曲谱则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于1818年编的《琵琶谱》。《十面埋伏》是以公元前202年楚汉最后决战--垓下大战为题材而创作的。据《史记》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调动了各路诸侯的军事力量,把项羽的人马紧紧围困...
  • 小学生语文常识:嵇康绝响

    我国西晋时的嵇康不但是位有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他深通音律,善弹古琴,尤其善于演奏名曲--广陵散曲。据说这首曲子是他在洛西华阳亭暮宿时,一位非常神秘的来客传授给他的。曲调超逸绝伦,盖世无双,那位神秘的客人告诉他千万不要把这首曲子再教给别人。嵇康恃才傲物,不把当时朝野显贵放在眼里,他当然成了显贵们的眼中钉。颍川贵族钟会久仰嵇康的才名前来拜访他,当时嵇康正与“竹林七贤”向秀在一株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