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小学网logo

综合辅导

  • 小学数学故事: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又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後...
  • 《数的整除的意义》小学数学儿歌

    数的整除的意义数的整除要记住,除式各项都要是整数。但是除数不等于0,商是整数无余。ab时可以说,数b能够整除a,数a能被b整除。a是数b的倍数,b是数a的约数。如果要是求约数就去除以自然数,如果要是求倍数就去乘自然数。更多小学数学知识,尽在查字典小学网。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译文古代杞国,有个担心...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哲理】这个故事告...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ho)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jī)年,朝(cho)有黧(l)黑之色。【注释】昔者楚灵王好(ho)士细腰昔:过去。者:语气助词,可以不翻译。好:喜欢。士:大臣。细:纤细。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故:所以。之:的。皆:都。以:用。为:作为。节:节制。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胁息:屏住呼吸。然:这样。后:然后。带:系腰带。起:站起。比期(jī)年,朝(c...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①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②。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就:靠近。②革...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郑相不受鱼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1)昔者()(2)有馈鱼于郑相者()(3)吾以嗜鱼()2.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译文: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灵隐寺僧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注释】①铛臼:烹茶的工具。②伏谒:拜见。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1)然所蓄茶有数等()(2)恒视客之贵贱以为...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叟钓鱼

    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亡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1.解释:叟___________、投__________、逝_______________2.翻译:(1)乙竟日亡所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是日,饮酒乐,天雨(3)公将焉之(4)岂可不一会期哉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寒暑易节,始...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1、读故事我知道女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天,我觉得女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理解...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6.槁(gǎo):草木干枯。1、根据注释把全文写成白话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题——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鬻():_____________誉:_____________其矛:_________________其人:______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