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小学网logo

综合辅导

  •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反问句改陈述句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
  •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
  •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 五年级修辞方法专练及答案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
  • 小学古诗赏析——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
  • 小学古诗赏析——浪淘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①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民间。与后来的词牌浪淘沙不同。②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③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④天涯天边。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
  • 小学古诗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
  • 小学古诗赏析——池上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艇:轻便的船。白莲:白色的莲花。不解:不知道;不懂得。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一道:一路。开:分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赏析】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
  • 小学古诗赏析——悯农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
  • 小学古诗赏析——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
  • 小学古诗赏析——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生平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
  • 小学古诗赏析——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3.遥指:指向远处。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之人尽是扫墓人,好一片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景象。人生何必这样悲观?我倒游兴正浓。向路人借问哪里有酒家,哪里有人理睬我呢?只有远处的牧童善解人意,示意...
  • 小学古诗赏析——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江南春,词牌名。以江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一首。这个词牌名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1、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2、山郭:靠山的城墙。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
  • 小学古诗赏析——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 》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 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 游原。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
  • 小学古诗赏析——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山尖:山峰。占:占其所有尽:都甜:醇香的蜂蜜【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 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 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