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春节的早晨作者:谷谷友天蒙蒙亮土地睡着钢枝铁杆的枣树睡着冬小麦蜷缩在厚厚的雪被下父亲睡不着即使在这春节的早晨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背起筐出发母亲在温暖的炉火边包着饺子父亲去寒天冻地看他的庄稼枣树枝早修剪完了石埝也垒的齐整小麦在上冻前已喝饱了水父亲只是惦记他的土地和庄稼默默在地埂上吸一袋旱烟亲切地和它们说说心里话父亲牵着朝阳回了家父亲腰板挺直目光炯炯我们从父亲微笑的脸上看见一片金灿灿的麦田和挂满红...
-
童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
-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玉楼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
-
篇一:新年来临作者:清水河畔壬辰年的声响久已荡去孩子,不知在何处燃起癸巳新年的心愿清脆的声响新的希冀便从大山深处蠕动孤寂了的残雪从残垣的墙隅处,打着旋风狂舞碎了漫天的残雪——天使又在流着眼泪终究要嫉妒,为了凡间的亲情和无尽的乐趣沉睡了的孤寂独鳌残冬,封锁了世间的温情却在孩子燃放的爆竹声中,荡然无存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屈指数着自己的年轮算计着幸福几何,心酸几何繁星深处忽几束礼花一年的幸福一...
-
爆竹声里迎春来春节刚刚过去,节日的鞭炮声犹在耳畔回旋。节日里,我坐在书斋里翻阅诗卷,想起古人在吟咏过年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关于春节的古诗,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写得热闹生动,有新年的欢乐气息,也有清新的涵义,因此在民间广为传颂,历经数代而难被人遗忘。王安石这首诗中,出现三个和春节有关的具体意象:爆竹、...
-
节日诗句春节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诗朗诵《新年是什么》新年到了,我听见小鸟飞来飞去在唱歌: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我问小树,新年是什么?小树说:新年是长出嫩嫩的树叶。我问春风,新年是什么?春风说:新年是把种子遍地撒播。我问钢琴,新年是什么?钢琴说:新年是叮叮咚咚的音乐。我问老师,新年是什么?老师说:新年是更美好的生活。小鸟小鸟,我知道了,新年是无限的期待与欢乐!飞进新年的大门领:大地,又迎来一个新春,小树,又增加一个年轮,地球,绕太阳...
-
田家元旦-孟浩然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元日(玉楼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老...
-
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除夜【唐】尚颜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
-
迎春歌袁宏道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人说青春时易老,我比青春老十倍一年到头忙如狗,倦懒困顿疲劳累锦裘未暖侍君早,不恋红颜只恋睡曾经潘安波特脸,如今樊哙尼禄胃宵夜常伴晓星沉,长河渐落人尚醉钱到用时方恨少,机到停时才缴费云鬓照镜不自解,漫卷诗书愁相对惟好赫敏终不改,还是讨厌张惠妹拔剑...
-
春节诗文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守岁(北宋)苏轼明年岂无年,心事...
-
送神慌年忙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
-
水族春节习俗按照水族的水历,正月的第十二日为“端节”,即“过年”的意思。节日的夜晚,寨子里举行联欢,在锣鼓和唢呐声中,男女青年尽情唱歌跳舞。联欢会上使用的锣鼓类型很多,最大的直径一米以上,锣重一二百公斤。鼓面画有花纹图案,鼓身刻着浮雕,既是民间乐嚣,又是工艺品。
-
蒙古族春节习俗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祭品的...